close

死亡,在很多哲學家的眼中,是一種美好的回歸 

    印加薩滿在森林中煮飲『死亡藤蔓』,體驗瀕死經驗,讓靈魂飛入無限 

    穿越對死亡的恐懼,讓生命真正自由,是這世上許許多多修行法門所追求的目標,透過『瀕死經驗』,讓生命面對一次短暫的『死去』之後,重新復活身心靈的所有狀態,宛如新生…

      從今以後,懷抱著那『無限』的美好和光明… 像個初生的孩童,返回純真的初心 看這世界 "

 

       很多修行者企盼一生也未必可得的珍貴體驗,在這個課程中將會具體呈現! 高弦老師將以獨步古今、絕對安全的手法,引領學員體會破譯生死密碼的奇妙經驗,穿梭過一次「生死之門」的人,經驗的是一場身心靈全面「重生」的深度療癒...

  

 九月要開課了,名額有限;預報從速! 

 

日期 :  A班  9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B班  9月

地點 : 台北及台中

時間 : 早上10:00 ~下午5:00   費用 : 7800元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( 願意繳交心得報告600字以上的同學,可折抵2000優惠)

名額  :   20人

電話  :   0988-243339 儀玄

  

高弦  老師

  

* 1989~1996年間,潛心研究國內外神秘學、特異功能及內在探索…

           歷經佛、道、禪、密各派大師啟發,在二次死而復生、靈魂出體

           的奇遇中,獲殊勝仙緣,重回人世服務眾生。

* 1997 開始個案能量治療

* 1996 開始帶領國內靜修團體治療

* 1996~2000 於國內外帶領『生命靈光悟性之旅』系列課程。

* 2008~2009年帶領各宗教團體、體悟『穿梭生死之門~瀕死經驗』課程、『前世今生』系列課程。

* 2000~2009年,歸隱山林,潛心體道悟禪。

* 2009 入世普傳秘法『生命靈光悟性之旅』~ 尋找種子老師。

  

 附錄 ~(相關文獻轉載)

  

        關於瀕死經驗 ,瀕死經驗(Near-Death Experience,NDE) 這名稱,是雷蒙.穆迪博士(Dr.Raymond Moody) 1975年所出版的<來生>(Life after Life)書中所造的字彙,是指當一個人的生命處於極端的狀況~ 重病、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,歷經九死一生,恢復意識後,所訴說的不可思議印象體驗,有時,雖屬於少見,若遇到重大創傷或恐懼時,健康人士也可能遭遇瀕死經驗。   

典型的瀕死經驗可能包括以下幾個階段:

1、 靈魂出體的經驗

2、 經過一條隧道。

3、 出現一道耀眼的光芒在隧道盡頭召喚

4、 遇見象徵絕對之愛的光體

5、 感覺無上的快樂,無以言喻的喜悅、極度的安詳

6、 遇見已故的親人或無名嚮導。

7、 看見光之城

8、 回顧人生(一種無時間性的三度空間異象,呈現經歷者一生所遭遇的重大事件)

9、 接觸到絕對知識,但在回到人世後部份或完全遺忘。

10、 確信自己乃一和諧宇宙整體的一部份。

    1984年甘尼斯‧林的《奔向終點》是第一本針對瀕死經驗的長遠效應所提出的重要研究報告。說明無論這些瀕死經歷者原來在信念、價值觀、行為舉止以及人生觀等各方面有多麼不同,在經歷後,卻呈現出令人驚奇的相似之處,這些改變的共同特徵有明確而持久不變的特性。
    1998
年,甘尼斯在《穿透生死迷思》書中,詳細的列舉經歷者---


 

  1、 精神及行為的變化~

        感激生命、自我接納、關懷他人、尊重生命、反物質觀、反對兢爭、心靈至上、渴求知識、具使命感、無懼死亡、死後新生、相信神是存在的。

 

  2、意識和超常機能運作的改變~

      增長心智、超常的敏感度、療傷治病的能量、一體的宇宙意識。

 

   3、 心理層面和神經系統改變~

          感覺敏銳、生理低覺醒狀態、高能量轉化、開發拙火。

  4、 神經系統和腦部變化~

         智力增強、懂得邏輯思考、分析、超能力增強。

  

   甘尼斯‧林帶領瀕死研究走向新的領域:希望透過分享瀕死經驗的果實-關懷、謙恭、誠實、利他和博愛,甚至去愛那些不可愛的人。生命和社會的本質可以獲得提昇,從經歷者那裡獲得實用教誨,只要進行練習,大家也能如瀕死經驗者所經歷心理層面的不斷轉變,了解到瀕死經驗的知識和其效益的確可以鼓勵他人產生類似的改變,經歷者並非一種完人姿態返回人間,而是參照他們親身所吸取的知識在言行上力求完美。返回人間後並非成天沐浴在奇異恩典的光中,他們真心誠意的犧牲物質享受來執行上天交付的使命。經歷者感受到無條件的愛,讓他們自尊自重、自愛愛人、活在當下。

  

 

     200112月國際權威學術期刊《刺胳針》(The Lancet)刊登了一篇由荷蘭Netherland Rijnstate醫院心血管中心於瀕死經驗的研究結果,在學術界引起轟動。
  這項研究是由沛姆‧凡‧拉曼爾醫師(Pim Vam Lommel)和同事對在1988~1992年間被成功搶救的33426~92歲的突發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追蹤式瀕死經驗研究。拉曼爾醫師是著名的研究瀕死體驗的專家,他在報告中指出:這些患者都曾一次或多次被宣佈臨床死亡,後經恢復知覺。其中62人報告經歷瀕死體驗
具體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認識到自己已經死去、出現愉快的正面情緒、靈魂離體、穿過隧道與一種亮光交流,觀察到各種奇異的色彩和天國景象、與去世的親友見面、回顧一生,以及洞悉生死界限等經歷。經歷瀕死體驗後,患者大都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新的洞察,不再過份顧慮失去物質利益,也不再恐懼死亡。這種體驗也並未隨時間流逝。



   英國南漢普頓醫院于20012月在《復甦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迴響很大的關於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,首次證實了靈魂可以獨立於大腦之外而存在。這項研究發現,四名死裡逃生的病患所共有的瀕死經驗包括寧靜喜樂的感覺、時間迅速的流逝、感官的感受更為強烈、不再察覺到身體的存在、看到一道強光、進入另一個世界、遇到神秘的靈體,



   2003315日 國際瀕死研究學會波士頓分部邀請休士頓貝勒醫學院(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)大學免疫學專家封莉莉教授,在麻州劍橋市作了“在細胞與分子水平上對身心相互作用的研究證據”為題的報告~


  
絕大多數“瀕死體驗”者活過來之後,都會有一個很大的人生觀的變化。封教授對他們作了“嗜中性白血球”的研究,從而來證明精神上的變化對身體在細胞和基因水平上變化的影響。“嗜中性白血球”約佔人體白血球總數的50~70%,死亡速度也很快,平均壽命只有9-12小時。
  封教授的實驗發現:瀕死體驗者的“嗜中性白血球”要比普通正常人的生存力要強。在切片培養16小時候觀察,對照組的“嗜中性白血球”都死了,而瀕死經驗者的“嗜中性白血球”50%還健康的活著。如果一個人的白血球存活時間可以長一倍,那骨髓也可以省一半的力氣製造白血球來維持身體健康,人的壽命也可以因此而延長至少二、三十年。
  瀕死經驗者由於不尋常的經歷,看到了大多數人看不到的宇宙真相,引起了他們意識上的啟悟,得到內心的平靜,生活也較快樂積極。這種精神上的變化引起了他們身體上的變化,變得更健康長壽。



   一項命名為“阿爾法3號”的科學實驗,在日本東京展開,為“瀕死經驗”的研究開闢了一個新天地。
  “阿爾法3號”計畫由多家跨公司贊助,參加實驗的志願者共有16人。

  他們分別來自美國、日本和瑞士,年齡由19歲至75歲不等,都是瀕臨死亡的垂危病人,他們經過三個月的深入心理分析後,才獲准加入“阿爾法3號”計畫。

  科學家在自願者頭骨中植入電極,並與電腦相連,使電腦可以在80公里 的範圍內,接受到自願者的腦電波,並在60秒內把腦電波譯成文字,顯示在螢光幕上。

  在實施“阿爾法3號”的頭兩年裡,有四位自願者先後離開了人間,但是,電腦並未收到任何信息。

  科學家不氣餒,他們修改了電腦程序,終於成功。當時,一位名叫佛迪的志願者病逝。三天後,電腦螢光?上出現了科學家們期待已久的信息:「
我是佛迪,告訴你們,我很快樂,沒有痛苦……沒有痛苦……沒有痛苦……」這幾個字重複出現了二十多次,信息突然中斷。
  這一結果,大大鼓舞了參加“阿爾法3號”計畫的科學家和志願者,使實驗更加有條不紊進行下去。

  不過,接著又有四位志願者先後離世,電腦沒有收到任何信息。就在此時,一位廿三歲的白血病患者不幸死亡,第二天,電腦便收到了她的信息:「
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,我很高興來到這裡,此間經常陽光充足」、很多人與我在一起,我很愛他們,我將會……」信息至此突然停止。
  參與“阿爾法3號”計畫的科學家均認為:這裡傳達的生命信息的反饋結果是相似的,這是“瀕死經驗”存在的有力證據。基於此點,“阿爾「法3號”計畫還要繼續深入進行下去。

 
 
  雖然沒有兩個人的瀕死經驗完全相同,就好像沒有兩個人的中陰經驗相同一般,但在瀕死經驗中,卻有類似模式的過程,一種如下的「核心經驗」:
  

1.他們經驗到一種不同的感覺,安詳而充滿幸福,沒有痛苦、身體感官的覺受或恐懼。

 

2.有的會覺察到嗡嗡聲或急流聲,並發現自己離開了身體。這就是所謂「離身經驗」。

      他們能夠看到肉體,常常是從肉體上方的某一點來看;視覺和聽覺加強了;意識清晰而非常靈敏…

 

3.他們覺察到另一種實相,進入黑暗之中,在漫無涯際的空間飄浮,然後迅速通過一個隧道。

 

4.他們看到光,最先是遠遠的一點,而後像被磁鐵吸住一般往那一點靠近,最後被包裹在光和愛之中。

      這個光明亮得足以奪人眼目,而且非常美麗,但眼睛卻不受到傷害,有些人說是碰到「光之生命」…

      這是一種光明的、似乎全知的呈現,有些人稱為神或基督,是慈悲而有愛心的。

     有時候在這種呈現 中,他們會回顧生命,看到他們活著時所做的一切,包括好的和壞的。

     他們以精神感應和那個「光之生命」溝通,發現自己處於一個永恆而快樂的面向裡,置身其中…

     所有的時空概念都毫無意義。即使這種經驗只持續一、二分鐘,都是多彩多姿、非常豐富的。

 

5.有些人看到有著超自然美的內在世界,天堂般的景色和建築,還聽到天樂,他們有一體的感覺。

      只有很少數的人說見到恐怖的地獄景象…

 

6.他們也許會抵達一個不能超過的邊界;有些人碰到過世的親戚朋友,還對他們說話。

      他們(常常是勉強地)決定或被告知要回到肉體和這一世來…

      有的是負有任務和使命,有的是要保護  和照顧他們的家人,有的只是為了完成未完成的生命目的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有瀕死經驗的人,常常因而完全轉化了生命的態度和人際關係。他們也許仍然害怕臨終的痛苦,但卻不再對死亡本身產生恐懼;他們變得比較寬容和有愛心,對精神價值或智慧之道也變得比較感興趣,而且通常是對共通的精神價值,而非任何一種宗教的教條感興趣。

 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

 專家學者說 ~

  

    不論瀕死經驗的細節到底有什麼終極意義,我仍然深受許多我曾聽過或讀過的記錄所感動,尤其訝異于某些瀕死經驗者的態度,相當豐富地反映了佛教的觀點。其中有兩點我在前面已經提過,一是深度的轉化和精神覺醒;一是「生命回顧」對人生的啟示。生命回顧在瀕死經驗中反復發生,如此清晰地顯示業報不可逃,而我們的一切身口意造作都具有深遠和強大的影響力。瀕死經驗者從他們與死亡的接觸或「光之生命」的出現所帶回的中心訊息,和佛陀及中陰教法所說的完全一樣,那就是:生命最基本、最重要的品質是愛和知識、慈悲和 智慧。

  

    他們確實開始看到中陰教法所告訴我們的:生和死都在心中。經歷這個經驗之后所獲得的信心,反映出這個對于心的深刻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瀕死經驗及其結果,跟意識的神秘狀態及禪定狀態之間,也有某些迷人的雷同。譬如,瀕死經驗者報導了許多超常現象。有些人能預知或預言宇宙星象,或者是看到后來都應驗的「生命預告」;在瀕死經驗之后,有些人似乎經驗到有拙火(kundalini)的能量;另外有些人發現他們擁有確實而驚人的覺察能力,或身心的治療能力。

  

    許多接近過死亡的人,常以親切而極具說明力的方式,提到他們充滿美妙、愛心、安詳、快樂和智慧的經驗。對我來說,這似乎表示他們瞥見了心性的光芒,自然會一次又一次地引導真正的精神轉化。不過,誠如瑪格·葛雷所指出的:「我們不必瀕死才能經驗到高層次的精神實體。」只要我們能夠發現它,能夠進入其中,那個高層次的精神實體就在此時此地的生命中。

  

    我想特別提醒各位:雖然這種瀕死經驗的描述如此具有啟發性,你千萬不要誤以為只要死,就可以安住在安詳快樂的境界里。事情不是也不可能那麼簡單。有些人在經歷痛苦之際,會覺得難以忍受;可以想象得到的,聽到瀕死的故事后,可能會引誘他們自殺以結束一切痛苦。自殺似乎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,但它忽略了一個事實:不管我們經歷什麼,都是生命的一部分。逃避是不可能的。如果你逃避了,往后你將變得更加痛苦。

  

    此外,目前匯集到的瀕死經驗固然大都是好的經驗,但仍然有人懷疑負面的、可怕的經驗是否真的那麼少,或者只是以為難以回憶而已。人們在意識上也許不要或不能記住黑暗或恐怖的經驗。同時,瀕死經驗者自己也強調,他們所學習到的就是在我們還活著時,當下轉化生命的重要性,他們說:「因為活著的時候,負有一個更重要的使命。」

  

    這個生命的轉化,是迫切而重要的。生命本質上是神聖的,必須以神聖的內涵和目的來活,這是瀕死經驗給我們的重要訊息。如果不認識這個重要訊息而迷失在死亡的浪漫幻想里,不是一種悲劇嗎?許多人不尊重我們對自己及世界所擔負的責任,這種態度正威脅著地球的生存;如果對于死亡存有幼稚的幻想,會更加深這種不尊重,那不是更大的悲劇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alinda 的頭像
    Balinda

    永恆的旅人靈魂工作坊 - 一個不斷向內在探索的靈魂旅人

    Balin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